驻马店平舆县的这个村头,矗立着一座金代的砖塔,秀公戒师和尚塔,当地人称普照寺塔。800多年过去了,洪水冲不垮,战火炸不塌,就连盗贼都拿它没办法!
咱们驻马店现存三座完整的古塔,而平舆县的这座古塔是最年轻的,但我认为也是最特别的,塔身不藏金银,却藏着乱世中最硬的货币:人性的慈悲!
那时候中原大地正遭大难——蒙古铁蹄踏碎山河,南宋旌旗北指烽烟,老百姓死的死逃的逃,连年的征战,致使民不聊生、哀鸿遍野。
可这位来自扶沟县穷苦人家出身的和尚秀公戒师,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儿:他散尽袈裟变卖钱财,在普照寺旁边建起“谢塘福胜院”,抚恤收养战争孤儿和孤寡老人。一碗碗热粥,温暖了千百个无家可归的人。
秀公戒师和尚俗姓张,7岁出家,15岁剃度受戒,30岁主持普照寺。普照寺原名崇林寺,当时的寺院规模宏大,高僧云集,香火鼎盛。秀公戒师和尚在这里四十多年,抚恤贫民百姓,救助婴幼妇孺,品德高尚,名望远播。至今仍有不少善男信女在塔前焚香祈祷,朝拜许愿。
1193年的寒冬,秀公和尚圆寂后,他的五个徒弟垒砖造塔,花了整整九个月的时间,硬是在战火中竖起这座15米高的六角宝塔。塔基下面,是汉朝修建的汝水堤坝,借“水光龙脉”,躲过了八百年来无数次洪水。
元朝末年,整个普照寺被战火烧成灰烬,唯有这座宝塔孤零零地站着;清朝的咸丰年间,捻军起义拆庙筑寨,几十间殿阁被夷为平地,又只剩下这座宝塔无人敢动;上世纪六十年代,盗贼抡起铁锤凿塔盗宝,偷走佛像砖雕,这座砖塔依旧巍然耸立!
当地村民如今还在口口相传,说是秀公和尚坐化后,用白布缠身沉入井下,肉身化为舍利永镇塔底。塔下埋藏的或许并非高僧舍利,而是乱世中最珍贵的东西——人性永不熄灭的微光。
洪水会退,战火会熄,金银会散。唯有这人性中的慈悲,像这座宝塔一样,历经劫难,依然耸立,依旧滚烫! 2013年,这座金代砖塔成了国宝,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仰望秀公戒师和尚塔,仿佛在触摸一段苦难与救赎交织的历史,在感受一份八百年未冷的人性温暖,也在见证着中华大地上,最深沉、也是最动人的文化根脉。
我是步哥,点赞关注分享,咱们有空一起去探访地名背后的故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