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地名故事】黄脸场传说
黄泥溅落处,华夏血脉生!
这座深藏群山的小村庄,竟铭刻着中华民族的创世记忆!
在遂平县红石崖的群山中,有一个名为黄脸场的小村庄村名源于女娲造人的神奇传说。
据老人们讲,女娲是风姓氏族,曾居住附近的一座山上,所以那座山又叫风山。
女娲住过的山洞,当地人称之为娘娘洞,娘娘洞往上爬到山顶,就是风山寨。
有一天狂风大作,将站在风山山顶的女娲刮到了山下。
女娲双手着地,沾满了黄泥,便将黄泥抟成泥人,丢在身旁的石头上。
说来也是神奇,这些泥人落地之后,竟然活了过来。
后来,女娲从风山寨石崖上拉下一根古藤,伸到泥坑内粘上黄泥向外甩,甩出的泥点落地成人。
这时候雷电大作,暴雨倾盆,女娲慌忙用古藤将泥人往旁边的山石下扫
慌乱之中,有的泥人被扫掉了胳膊、腿,有的摔坏了耳朵、眼睛,这便有了世间残障之人。
由于人都是用泥巴捏的,所以中国人的皮肤就是黄色的。
女娲在这里抟土造人、晾晒黄泥人的地方,后人就称之为黄脸场。
在神话传说中,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争斗失败后
愤怒之下撞断了支撑天地的不周山,导致天塌地陷,洪水泛滥,猛兽肆虐,人类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。
女娲不忍看到自己创造的人类和世间万物遭受苦难,决定炼石补天,拯救苍生。
于是女娲娘娘就就在这群山之巅,炼出五彩石补天。
女娲炼石补天的的石头,都被烧成了红色,红石崖也便由此得名。
如今的红石崖已超越地理概念,成为解码华夏文明的精神图腾。
这里不仅承载着"中国女娲文化之乡"的殊荣,更于2021年将女娲传说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那些浸染在红色岩层中的文化基因,仍在续写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生命密码。
我是步哥,点赞关注分享,咱们一起去探访地名背后的故事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