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改名“天中节”?驻马店这座城市,藏着华夏正中心的千年密码!
端午节,有老人说,在咱们河南驻马店,也叫天中节!一个名字背后,竟藏着华夏文明定位原点的惊天秘密。《周礼·地官》明载:“以土圭之法测土深,正日景(影),以求地中。”在驻马店汝南县,那座高仅3.6米的天中山,正是华夏的“大地原点”。
农历五月初五临近夏至(相差常不足半月),古人视其为“阳气巅峰期”,更因汝南为“地中”,故赋予端午“天中节”之名——地理中心与天时极阳的双重加持!
公元785年,唐代书坛巨擘颜真卿,以75岁高龄被叛军囚于汝南。面对威逼利诱,他挥毫写下“天中山”三字巨碑,从容就义;
淮西平定后,百姓含泪将端午更名为“天中节”。
今日驻马店的“天中节”,仍跃动着古风遗韵:包尖角粽、油炸五毒、晨采艾草 、童佩雄黄。
“虎符缠臂,佳节又端午。门前艾蒲青翠,天淡纸鸢舞……”
——苏轼《六幺令·天中节》中的宋代风情,在驻马店焕发新生:
宿鸭湖龙舟竞渡:鼓声震天,改写中原“无龙舟”历史;
校园非遗课:孩子巧手缝艾囊,复刻“天中山”碑文拓片粽;
文旅新场景:汉服祭礼还原周公测影仪式,沉浸式解读“天地之中”。
咬一口粽子,品三千年文明
当你剥开驻马店的尖角粽,舌尖糯香里蕴藏着:
周公土圭测影的科学智慧;
颜真卿血溅碑石的浩然正气;
百姓以油锅艾草守护安康的生活哲学。
端午的核心,本就是华夏文明的“天地气节”!
页:
[1]